人妻夜夜添夜夜无码AV-九九热这里只有精品66-91成人国产线路-美女舔屌爆插逼逼美女舔

當前位置:首頁> 媒體中心
《光明日報》刊發(fā)我社圖書《石頭上的歷史》評論
發(fā)布日期:2014-10-21    文章來源:    分享到:
??????? 2014年10月20日出版的《光明日報》第15版,刊登了由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劉敏撰寫的圖書評論《別樣歷史的發(fā)掘與書寫》,對我社出版的《石頭上的歷史——陜北漢畫像石考察》一書進行了深刻解讀和重點推薦。

  劉敏評價《石頭上的歷史——陜北漢畫像石考察》是一部既生動通俗又具有史料和學術價值的好書。全書從八個部分對陜北漢畫像石的歷史生成、發(fā)現(xiàn)、工藝、保護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翔實的考釋,尤其對陜北漢畫像石承載的歷史文化信息展開了細致深入的分類解讀,對漢畫像石研究與收藏大有裨益,是一部有關陜北漢畫像石的全書,會對漢代陜北地區(qū)各專門史的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石頭上的歷史——陜北漢畫像石考察》為陜西出版資金資助項目,并登上教育部與光明日報社共同主辦的“中國高校出版社書榜”2014年9月榜單。

?

書評全文:

別樣歷史的發(fā)掘與書寫

——評《石頭上的歷史——陜北漢畫像石考察》

劉敏

《 光明日報 》( 2014年10月20日 15 版)

  近讀李貴龍撰著的新書《石頭上的歷史——陜北漢畫像石考察》,頗為喜歡。我個人是教授中國古代歷史的,對許多歷史書籍保有一種遺憾的看法,那就是學術著作在嚴肅之余多顯生硬呆板,而通俗讀物在生動之余又缺乏學術亮點,然而《石頭上的歷史》克服了兩方面的缺憾,兼具兩方面的優(yōu)點,是一部既生動通俗又具有史料和學術價值的好書。

  從《石頭上的歷史》一書的副標題《陜北漢畫像石考察》就可以知道,這是一本有關陜北地區(qū)出土的漢代畫像石的著作。漢畫像石研究具有悠久的歷史,大致經歷過附錄記載的前學術研究階段、金石學研究階段、考古學研究階段和全面綜合研究階段幾個時期,國內外產生了不少重要的研究成果。但漢畫像石發(fā)現(xiàn)的區(qū)域極為廣泛,針對各區(qū)域漢畫像石的研究卻極不平衡,與四川、河南、山東等地區(qū)的研究相比,陜北地區(qū)的漢畫像石研究明顯滯后和薄弱,故就這一點而言,《石頭上的歷史》一書的出版是具有補白作用的,值得學術界重視。

  《石頭上的歷史》全書27.5萬字,前言之外包括附錄在內共分8個部分,即《產生藝術的沃土》《石頭部落》《原來這也是寶貝》《鐫刻在石頭上的歷史》《漢畫像石是這樣刻成的》《陜北漢畫像石的獨特文化價值》《博物館收藏的陜北漢畫像石》《附錄陜北代表性漢畫像石墓發(fā)掘》。這個目錄清楚地告訴人們,這是一部有關陜北漢畫像石的全面和綜合的著作,它不僅詳細載錄和研究闡釋了陜北漢畫像石及其所富含的歷史文化信息,闡明了陜北漢畫像石有別于其他地區(qū)的特殊史料價值和文化價值,而且還用相當大的篇幅研究敘述了陜北漢畫像石生成的自然地理條件和歷史文化背景,介紹了陜北漢畫像石從不被世人認識的豬圈、廁所中的賤物、穢物到備受珍視的歷史文物、藝術寶物的發(fā)展歷程,介紹了陜北漢畫像石的加工、鐫刻、彩繪等工藝手法,介紹了具有代表性的陜北漢畫像石墓發(fā)掘情況和現(xiàn)存陜北漢畫像石的收藏分布狀況??梢哉f,有關陜北漢畫像石的方方面面該書均有涉及,所以說這是一部有關陜北漢畫像石的全書。

  與其他幾大漢畫像石區(qū)域相比,陜北漢畫像石發(fā)現(xiàn)得較晚,自1920年第一塊陜北漢畫像石被農民用钁頭刨出,至今將近一個世紀,林林總總征集和發(fā)掘的漢畫像石有1000多塊。作者在細致研究的基礎上,于該書的第肆部分《鐫刻在石頭上的歷史》中,對陜北漢畫像石進行了圖文對照的分類,并分別冠以生動而副實的題名,即《發(fā)達的邊郡屯墾農業(yè)》《牛馬銜尾群羊塞道》《民風淳樸飲食獨具》《車轔轔馬蕭蕭的車騎出行》《架鷹走犬悠閑游獵》《樂舞百戲五彩繽紛》《一心向往的圣潔地》《令人面生的建筑》《在刀光劍影中胡漢交融》《圣賢故事啟后人》《極其珍貴的題刻和紀年文字》《生命延續(xù)與永恒的贊歌》《刻繪在固定位置上的西王母神壇圖》《陜北漢畫像石特有的邊欄紋飾》等。從作者歸納提煉的這些題名、精心采擇的漢畫像石圖片、通俗質樸的文字解讀,人們極易了解陜北漢畫像石所蘊含的極其豐富的歷史與文化信息,并進而復原2000年前陜北地區(qū)漢代人的歷史發(fā)展狀況和生產生活風貌。

  時間和空間,是歷史學的兩個根基要素。陜北出土的漢畫像石許多是刻有紀年文字的,因此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也就倍顯珍貴,作者更是慧眼識珠,將它們歸類于《極其珍貴的題刻和紀年文字》之中。這些紀年文字表明,陜北出土的漢畫像石基本屬于東漢王朝中期,距今近2000年。東漢王朝建都洛陽,今天的陜北當時屬于邊郡(上郡、西河郡)地區(qū)。在以正史為核心的傳統(tǒng)文獻史料中,除了涉及北方少數(shù)民族問題會提及這里之外,很少涉及這個地區(qū),特別是如陜北漢畫像石所表現(xiàn)的當?shù)鼐用駛兊纳a勞作、生活娛樂、風俗信仰、婚慶喪葬、藝術追求等等,在傳統(tǒng)文獻中更是難覓蹤跡,嚴重制約了對這一時期該地區(qū)經濟史、社會史、文化史、藝術史等的研究。而陜北漢畫像石的不斷面世,李貴龍等致力于陜北漢畫像石研究的學者們長期辛勤的努力,本書的出版,無疑會促進漢代陜北地區(qū)各專門史研究的發(fā)展。

  《石頭上的歷史》作者本身就是陜北人,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土著陜北人”,常年生活工作在這個地方,而且有長期從事文博工作的經歷,對腳下的這片黃土地,對陜北的歷史文化,對那一千多塊漢畫像石,作者是有很深的感情的,他自己用“敬畏”和“喜歡”來概括,這在該書的字里行間都有體現(xiàn)。作者對書中列舉的那些漢畫像石,可謂是如數(shù)家珍;對數(shù)量可觀的漢畫像石圖片的選錄,可謂是精益求精;對每一幅漢畫像石圖片的解讀,可謂是準確、通俗、簡明、質樸、生動,很接地氣。該書,圖、文、表并茂,捧在手中,賞心悅目,這除了作者的努力外,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在編輯、策劃、裝幀、印刷等環(huán)節(jié),也都可圈可點,就連該書封底的簡介也很到位,現(xiàn)轉錄文末以補拙文評說之不足:“本書將漢畫像石置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脈絡之中,用考察的方法,對陜北漢畫像石的歷史生成、發(fā)現(xiàn)、工藝、保護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翔實的考釋,尤其對陜北漢畫像石承載的歷史文化信息展開了細致深入的分類解讀,對漢畫像石研究與收藏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