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19日,由陜西師范大學基礎教育研究院、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主辦,《中學生物教學》編輯部聯(lián)合廣東廣雅中學承辦的“第二屆中學生物學優(yōu)質(zhì)課觀摩研討會”在廣州成功舉辦,來自全國的550余名生物學教師通過線上、線下齊聚一堂,研讀新課標、踐行新理念、賦能新課堂。
本次會議由開幕式、兩場專家講座、六節(jié)課例展示、專家點評、名師工作室研究成果匯報交流組成。11月16日上午,開幕式由《中學生物教學》主編雷園園主持,陜西師范大學基礎教育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出版總社期刊編委會副主任康維鐸,廣東廣雅中學副校長蘇科庚,湖南省中學生物學科教研員曾峰分別致辭。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總編輯趙占良,廣東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夏獻平,江蘇省南京市生物教研員、江蘇省特級教師岑芳出席開幕式。
開幕式后,由趙占良作“如何在概念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主題講座,他通過多則案例展示了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思路,并詳細介紹概念教學如何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6條建議。曾峰作了題為“‘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的學科教學建議”主題講座,他結(jié)合具體案例閘述了“教學評”一體化的核心價值,提出提升教學質(zhì)量的策略,為教師教學提供有力指導。
16日下午—17日,六位展示課教師分別以“跨學科主題”“高中生物學微專題復習”“社會性科學議題”為主題開展示范教學。江蘇省淮陰中學新城校區(qū)潘何偉老師以“生物的生存依賴一定的環(huán)境”為題,設計一系列探究式學習情境,使學生深刻理解知識并提升團隊協(xié)作能力。廣東省順德區(qū)佛山市羅定邦中學鄒德樂老師以“一顆喬木的碳儲量”為題,以校園香樟樹為項目學習對象,融合多學科知識,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云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呈貢學校的邱艷老師以“大腸桿菌與抗生素”為專題,通過情境構(gòu)建與活動設計,促使學生展開實驗探究,促進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廣東廣雅中學的侯磊老師以“細胞的癌變”為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未來實現(xiàn)主動建構(gòu)式學習奠定堅實基礎。深圳市新安中學第一實驗學校的連苑辰老師以“人為什么會肥胖?”為題,引導學生探討糖類與脂肪對肥胖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辯證思維。山東省青島第二中學的朱霞老師以“轉(zhuǎn)基因食品Yes or No?”為題,設置開放性問題并展開角色扮演,運用科學理論促進理性思考,提升社會責任意識。
優(yōu)課觀摩促思考,專家點評助成長。曾峰,夏獻平,岑芳,華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馮春燕,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生物教研員王愉鑫,華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黃少旭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對六節(jié)展示課進行了全面而細致的點評,他們不僅深入挖掘并贊揚每堂課的獨特優(yōu)點與閃光點,同時也中肯地指出了存在的待改進之處,為教師提供了寶貴的反饋與改進方向。
18日上午,來自廣東省田奇林名師工作室劉江洲老師、廣東省溫柔名師工作室溫柔老師、廣東省萬妍名師工作室萬妍老師、深圳市鹽田區(qū)陳霄翔名師工作室陳霄翔老師、廣東省張玉容名師工作室張玉容老師、廣東省荊文華名師工作室荊文華老師、廣東省危寶華名師工作室黃雪娟老師、湖南省唐瑞名師工作室唐瑞老師等八位教師,就“跨學科教學”“微專題復習”及“社會性議題”與在場教師分享交流,他們不僅介紹了自身的實踐經(jīng)驗與見解,還與其他教師共同探討學科融合、提升學習效果及融入社會性議題的方法,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本次研討活動歷時三天,兩場專家報告高端引領,三個主題課例各具特色,六節(jié)展示課程精彩紛呈,八個成果匯報卓有成效,與會老師熱情澎湃、踴躍交流、收獲滿滿。
編輯/楊珂 審核/王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