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編輯的期待——
不要盲目從眾,要對熱點問題多做冷靜思考,多一些審視,多一些理性
不要就事論事,要站在教育的高端審視選題,多一些角度,多一些發(fā)現(xiàn)
不要不痛不癢,要聚焦教學關鍵點洞察問題,多一些剖析,多一些診斷
不要人云亦云,要用新教育評價觀研究教學,多一些獨創(chuàng),多一些建樹
不要大而無當,要注重學生學習的實踐指導,多一些案例,多一些示范
不要輕忽導向,要深究課堂價值指向對不對,多一些反思,多一些引領
◇ 本刊編輯部 ◇
●“歷史教育視野”版塊欄目 ●
歷史教育的一切,應基于這樣一個根本目的——怎樣促使學生通過學習歷史形成健全人格并成為合格公民。這也是“立德樹人”和“核心素養(yǎng)”的價值取向所在。因而凸顯“歷史”和“教育”兩大意識和特性,借助史料、史觀、史學的研究成果和學科教育教學理論研究成果,整體認識和研究何為更好的新時代所需的歷史教育,無疑是先應做好的大事。而歷史教育實踐能使知識、價值、智慧相得益彰的前提,正是更開闊的視野、更深刻的思想、更適切的策略。
【專家視點】反映歷史教育研究專家(包括史學家)研究歷史教育的視點、觀點、要點的專欄,突出高端學術視野,引領歷史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
【焦點觀察】研究歷史教育發(fā)展中廣受關注的熱點問題、新難課題,尤其注重研究歷史教育改革實踐中人們易惑的問題,以廓清是非、指導實踐。
【史里史外】重在為歷史教學提供史料、史觀、史學優(yōu)質資源。包括:史學研究新成果(書刊重要觀點)的選摘、閱讀和思考;各界人士對歷史的看法等有價值的資料;對有助于豐富歷史教育內涵的智慧資源的挖掘和解讀。
【思想之旅】歷史教育工作者講述自己歷史教育思想“轉變”軌跡的專欄,強調凸顯漸悟或頓悟關鍵點,講清怎樣轉變、為何轉變,以啟人思智。
【師路驛站】反映名師(含青年新銳優(yōu)秀教師)成長之路,形式可以靈活多樣,但應是教育思想、教學反思、人生感悟等的真實故事,不能是“流水賬”。
●“教學實踐研究”版塊欄目 ●
教學實踐研究是本刊最大特色,深受讀者青睞。主要任務是,對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進行綜合研究,強調剖析“教學轉化”實踐案例,凸顯創(chuàng)造性、經(jīng)驗性、示范性。其中,教學轉化研究——怎樣成功地實現(xiàn)由“教”到“學”有效轉化的研究,涉及目標、學情、內容、方法等多方面教學謀略,無疑是常態(tài)研究課題,也是教學實踐研究難題,很有挑戰(zhàn)性,期待高質量的研究成果。
【課程教材】研究準確理解課程目標、做好課程教學規(guī)劃、用好教材(教科書和課外素材)并恰當選擇和理解教學內容、解決教學疑難問題的專欄。
【教學智匯】刊發(fā)教學設計、教學藝術、教學思想等研究教學智慧的文章,很看重關于“教學轉化”多種創(chuàng)意和獨特策略的展示、欣賞、切磋和爭鳴。
【走進課堂】用課堂(包括教學片段)實錄,再現(xiàn)“教學現(xiàn)場”并插敘教學過程與教學設計的契合程度,說明并分析生成與預設、變與未變的原因。
【說學論教】教學是否有效,學生的體驗和收獲才是最重要的評價依據(jù)。本欄目側重怎樣基于學生學習狀態(tài),將目標、內容、認知、方法等有機結合,研究促進“教學轉化”的教學策略,探討以學生學會和會學為目的的教學評價。
【人教走廊】人教社與本刊合辦。圍繞人教版歷史教科書,用全新的理念、視野、思想、辦法,解析內容,服務教學的設計和實踐,以促進編讀交流。
●“學生成長聚焦”版塊欄目 ●
學習者才是教學最大的直接利害相關者,學生的健康成長才是教育出發(fā)和落腳的根本所在。要真正改善歷史教育,由聚焦“應試分數(shù)”轉變?yōu)榫劢箤W生“成長素養(yǎng)”是必須的。歷史教育,整個基礎教育,若不徹底轉變評價取向,不聚焦和造福于學生成長,不能幫助學生成為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那就不會有真教育,也不會有真希望。對此,需要成人有所作為,更需要孩子們發(fā)出自己的聲音。
【素養(yǎng)論壇】研究學生發(fā)展需要哪些歷史素養(yǎng)、怎樣習得這些素養(yǎng),實為歷史教育不可輕忽之大事。但若偏離健全人格這個根柢,就可能陷入迷途。基于人文、人格、人性,回歸歷史教育常識,才是研究正路。期待創(chuàng)造性佳作!
【成長學堂】圍繞學生認知、學習策略、學習反思,講述引領、指導、幫助學生健全成長的歷史教育實踐思想、辦法和故事,促進素養(yǎng)“落地”研究。
【命題研究】命題引導教學,必須依據(jù)歷史教學怎樣育人的內在訴求,正視、審視、重視命題研究并形成豐富成果,促進教學實踐和教學評價的改革。
【備考專遞】研究考試改革、復習教學、備考策略,重點觀察當年高考和中考的考試特點和發(fā)展走向,促成備考復習教學思路、方法和經(jīng)驗的交流。
【學子筆會】學生講述自己對歷史教育認識的專欄,重點分析因為習得歷史素養(yǎng)而對個人成長所獲的啟迪和促進,反映學習體驗和對歷史的感悟等。
●“教研互動廣角”版塊欄目 ●
歷史教育研究要提升水平,需要借助更多方式來互動協(xié)商,教研的理想、胸懷、思想要交流,教研的視野、角度、方法也要碰撞。何況,許多教研問題是充滿爭議的。爭議是好事,爭議的平息靠徹底的爭議,而不是懸置爭議,不是讓有爭議的問題繼續(xù)困擾人們。教研互動研究,重點關注中外教研動態(tài)、熱點問題和對教研問題思想認識的交流、探索和爭鳴,充分發(fā)揮本刊作為教研傳媒互動平臺的強大功能和作用。
【他山之石】介紹港澳臺及國外歷史教育改革走向、研究動態(tài)和教學實踐研究案例,同時為中國與世界歷史教育界建立更深廣的交流關系搭橋鋪路。
【教研采風】報道全國各地有特色的歷史教研活動,反映歷史教研員策劃組織教研活動的亮點,交流教研選題、思路和成果,旨在廣聞見、長智慧。
【名師沙龍】專為全國各地歷史名師工作室、工作坊等名師團體交流而開設的專欄,反映名師團隊的教育思想和教研成果,必要時可開設“刊中刊”。
【特約編輯】本刊特約編輯和通訊員分散在全國各地,此專欄報道他們所關注的教研新聞和教研成果,及時反映有新意、有價值的歷史教育學術信息。
【互動平臺】專為讀者評刊而設,期待讀者就一些重要問題與編者和更多同人一起,用靈活自由的方式進行有效討論,發(fā)揮期刊促進互動交流的作用。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上半月·綜合)投稿信箱:zxlsjxck@163.com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下半月·實踐)投稿信箱:lsjy555@163.com
●中學歷史教學參考編輯部咨詢電話:029-85245894轉8001、8002、8003、8006、8007
熱忱期待全國同人踴躍賜稿支持